古脊椎動物化石,陜北地區(qū)俗稱“龍骨”或者“土牛骨”,是人類研究地質演化各個時期古生物的珍貴資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地質遺產。它不僅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也在中醫(yī)藥領域中具有藥用價值,正是由于這些因素,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了盜掘古生物化石的犯罪活動。近日,陜西省榆林市靖邊警方就成功打掉一個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繳獲古脊椎動物化石約1300公斤。
2020年11月中旬,靖邊公安民警在“百萬警進千萬家”入戶走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陜西靖邊縣張家畔鎮(zhèn)一個村子里,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一撥外地人,他們平時不和村里人來往,行蹤十分詭異,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進一步摸排偵查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伙來自寧夏同心縣的人,他們經常出現(xiàn)在陜西靖邊縣張家畔鎮(zhèn)的一個膠土廠內,而且這個膠土廠墻壁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穴,這很有可能是他們的作案地點。民警立即抽調二十多名骨干力量,成立了摸排線索偵查專案組,在這幫人出入的地方摸排走訪。
2020年12月4日,專案組民警獲知有關情報,疑似盜竊古生物化石的這伙人正在膠土廠內作案,陜西靖邊縣公安局迅速抽調刑偵大隊以及東郊派出所的70余名警力趕赴現(xiàn)場進行抓捕。到達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這里有十多個盜洞,而且這些盜洞非常深,里面四通八達,像地下迷宮一樣,而盜洞外面散落著各種挖土工具和挖出來的大量土方。
據(jù)陜西省靖邊縣公安局東郊派出所中隊長康孝楠介紹:“當時在外圍并沒有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只有一至兩名犯罪嫌疑人在運土,我們隨即將運土的犯罪嫌疑人抓獲,通過審訊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在一個洞內有三名實施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同伙),得到線索后,我們分別將盜洞內洞口封堵,組織警力進入洞口,將其余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
民警現(xiàn)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并查獲作案用的電動三輪車、電錘、鐵鍬等作案工具十余件,查獲所盜古脊椎動物化石3袋,約120公斤。經突擊審訊,一名犯罪嫌疑人交代,還有20名參與盜掘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正在陜西靖邊縣張家畔鎮(zhèn)郝某家中休息,所盜掘的古脊椎動物化石也存放在郝某家中。得到消息后民警立即行動趕往郝某家中,成功將其余20名參與盜掘的犯罪嫌疑人抓獲,現(xiàn)場搜查出古脊椎動物化石共計27袋,約1180公斤。
古脊椎動物化石是古代犀牛、大象、駱駝等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其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等地,一些地區(qū)稱其為“龍骨”或者“土牛骨”,歷代的中醫(yī)典籍都記載了“龍骨”的藥用價值,它有鎮(zhèn)靜、安神、止血等功效。但是,我國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普遍認為,“龍骨”的考古價值和科研價值要遠遠大于它的藥用價值,它是地球千百萬年變遷中的珍貴資源,是地質歷史時期生命存在的證據(jù),對研究生物演化進程有重要作用,而且“龍骨”所能起的醫(yī)療作用早已被許多新發(fā)明的藥劑所取代,所以不能當把它作為藥材來使用。
陜西省靖邊縣公安局委托西北大學地質系對這批被盜掘的古生物化石進行了鑒定,結果顯示這批化石屬于新近紀時期中國北方常見的三趾馬動物種群,包括薩摩麟、祖鹿、羚羊、大唇犀等動物,距今約有2300萬年,有很高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警方查明,2020年11月初,寧夏同心縣人顧某經人介紹認識了陜西靖邊縣張家畔鎮(zhèn)郝某,二人商量好由顧某帶人在張家畔鎮(zhèn)一膠土廠內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所盜化石以每公斤15元的價格賣給郝某。顧某陸續(xù)糾集同心縣老鄉(xiāng)李某等30余人到靖邊縣張家畔鎮(zhèn)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共盜得古脊椎動物化石約1300公斤。
目前,犯罪嫌疑人顧某等35人因涉嫌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罪,已被靖邊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郝某在逃,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中。
陜西省靖邊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李學恩說:“長久以來,在偏遠農村地區(qū)的群眾由于法治意識淡薄,盜掘古動物化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此我們提醒廣大群眾,盜竊“龍骨”是犯罪行為,如果發(fā)現(xiàn)古化石應該加以保護,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私自盜挖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來源:靖邊公安
責任編輯:馬守玉